欢迎光临3V阅读,这里是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-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 高三 高中学段!
当前位置: > 高中学段 > 高三 > 高三历史 >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-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
文档默认阅览 1 页,阅读全文,继续阅读及下载!
长春博硕学校2023-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初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: 60分钟 满分:100分 命题人:郑钟云 审题人:王鹤 一、选择题(共20题,每题3分,合计60分) 1.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杭州良诸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琮(如图),在其后全国多个文化遗 址中也出土了不少造型风格类似的玉琼,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玉踪其造型和纹饰都与良渚玉琼 高度一致。这表明() A。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B.早期中华文明存在一定联系 C,金沙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D,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.公元659年,武后颁布《姓氏录》,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。武后去世后,无论是官方还是 私家的族谱编写活动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。这说明当时() A。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B。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C.武后政治改革失收 D.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3.宋朝新建,天下尚四分五裂。宋太祖制定战略方针,开展了削平诸政权的统一战争。963年出兵两 湖,964年平定后蜀,971年平定南汉,974年平定南唐,978年平定福建,979年最后攻下北汉。宋 太祖采取这一战略次序旨在() A。避免统一南方前与辽冲突 B.防止党项威助北部边防 C,与辽争夺南方富庶之地 D.控制南方的水陆交通要道 4.严复在《论世变之亟》中说“今之称西人者,曰彼善会计而已,又曰彼擅机巧而已。不知吾今兹之 所见所闻,如汽机兵械之伦,皆其形下之粗迹,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,亦其能事之见端,而非命脉 之所在。其命脉云何?苟扼要而读,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,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。”材料 ④越南遽文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制 A.①②③ B.①②④ C,①③④ D.②③④ 14.公元前214年,秦始皇统一岭南后,设置了南海郡、桂林那和象那。南海郡辖番偶、四会、龙川、 博罗4县,郡那所设在番禺(今广州)。任嚣任郡尉(因南海郡属下县少,是小郡,故称尉不称守),是 为广州建置之始。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,错误的是() A.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B,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,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.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,不可以世袭 15,《三国演义》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”的故事,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:〔) A.查阅了《黄帝内经》 B,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C.使用了外科手术 D.参考了《本草纲目》 16.家族受封,有自己的领地,有自己的国号,这是家族的历史。后来家族有人做了皇帝,家族变成 了王朝,原来的国号成了新王朝的国号,这叫化家为因”。下列朝代不属于化家为国的是() A.秦 B.汉 C.曹魏 D.北宋 17,《夏书》记找:“关石和钧,王府则有。”石、钓都是度量衡规制。夏墟考古中也发现有陶、骨等 制成的规格等级强严的量器和少量青钥制成的量器。这表明夏朝(》 A.着力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B.史书记载与事实完全一致 C,小农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.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18.1915年3月31日,英国《泰泰晤士报)的记者说:“袁世凯的情形变得不容乐观。广东爆发反叛, 都督对中央政府的效忠正开始变得愈来愈有中立的色彩。至于其他省份,表面上虽仍表示效忠政府, 实际上,就算没有秘密地表现出敌意,也至少维持中立的立场,以图斡旋于各方之间。”这一报道 A.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有关 B.为北洋政府的国政治理进行辩护 C,反映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趋向重组 D.反映出当时中国面临严重外忠 19.1938年底,国民政府在军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转变,明确指出要“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”,“与 正式军队配合作战”;“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通的游击战,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”。这反映出国民政 府() A.放弃了片面抗军事路线 B,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 C,坚持持久抗战的战路方针 D。企图压缩中共在敌后战场的发展空间 20.1801年到1851年,英国新增城市数量为119个,但同时也有40个城市消失了,这时期英国城市 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() A.国家建设新城 B.圈地运动 C.城市环境恶劣 D.工业革命 二、非选择题(共2题,21题计24分,22题计16分,合计40分) 21.(24分)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. 材料一从唐末到北宋初五十多年时间里,教育逐渐表退。学校教育流于形式,从中央到地方,没有 完备的教育体系。宋初荫补之制度充斥朝野。只要一族有显林之人,即可显耀整个家族。从文献记载看, 仁宗以前,州县兴学寥寥无几,到庆历时不仅诏令全国州县兴学,且规定各州“选部属官员为较授。员不 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”充任。北家基本上形成了以国子监为主导、以中央太学为主体、诸多专科学校 及地方学校配套的全国多层次官学系统。庆历改革主要是变原来先诗赋后策论为先策论后诗赋。熙丰改革 时规定,诗贼及明经诸科罢而不用,专以经义策论试士。在太学内采用三舍法的升级制度,打破了科举对 选士的坐断。著名的《春秋》大师孙复就是范仲淹一手我培,同时文作为兴学时的名师被翎廷召到太学讲 学:大思想家张载、石介色是在兴学之下成长起来的。熙宁八年领发王安石猴的《三经新义》作为取士之 准绳。三次兴学为解决宋潮养士取士制度弊瑞进行了不少合理的改苹,但结果并无多大逊色。 一满编自金仁经《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特点》 材料二1912年1月5日,学贯中面、刚从德国留学归回不久的蔡元培当选为中华民回第一任教育总 长。蔡元培任民国教有总长后,对教有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,将培养少数官吏的教育改为以广大人民为 运教对象的回民教育。为实远国民教育,废止了中小学读经讲经课,同时加强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 国文、算数、历史、地理、理化等科目。蔡元培提出“国民教育方针”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,主张以 军国民教有、实利主义教有、公民道德数育、世界观教育和美感轻有代替忠君、尊扎、尚公、尚或、尚实 五项封建教育宗旨,同时强调五育不可偏废。民国成立后领布的蔡丑学制明确宣布教育为男女共享的权利与 义务,女学不别立系统。与男子同。但因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,蔡元培的教有主张很多仅停留在形式上。 一滴编自张廷华《蔡元培与民国初年的教有政革》 (1)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概括北宋三次兴学运动兴起的背景,并说明其主要影响。(12分) (2)根据材料二,指出民国初年蔡元培兴学教有改革的内容。并综合上述材料,分析北宋兴学与蔡元培 教面革成效有限的共同原因。(12分)
本页是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-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.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。
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,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。
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,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,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,可能有诸多瑕疵,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